粉狀活性炭在水處理職業的可運用率
粉狀活性炭在處理水源中突發臭味、工業污染方面有很好的運用。2005年9~11月期間,因為密云水庫臭味物質含量高,選用了向輸水管道中投加粉狀炭的技能,有用地去除了異味。在松花江受到硝基苯和苯污染期間,供排水集團在建設部專家組的指導下,運用第九水廠的技能及時處理了水申硝基苯,到達了水質要求。在運用粉狀炭時,有必要根據所要去除污染物的品種和濃度進行吸附實驗,以確認活性炭品種和數量。投加粉狀炭之前,應留意先將炭粉制成炭漿定量均勻地參加水中,觸摸時刻越長,除污染作用越好。
可用于水處理的煤質顆?;钚蕴亢头蹱罨钚蕴孔饔孟嗤?,但顆粒炭不易丟失,簡略再生重復運用,適合用于污染較輕、需接連運轉的水處理工藝,而粉狀炭現在不易收回,一般為一次性運用,一般用于間歇的污染較重的水處理工藝。
活性炭水處理有如下特色:
活性炭對水質;水溫及水量的改變有較強的習慣才干,對含同一種有機污染物的污水,活性炭在高濃度或低濃度時都有較好的去除作用;
活性炭水處理設備占地面積小,易于自動控制,運轉管理簡略;
活性炭對某些重金屬化合物也有較強的吸附才干,如Hg.、Pb Ni-、Cr,、Co等,因而,活性炭用于電鍍廢水、鍛煉廢水處理時也有很好的作用;
飽滿活性炭可經再生后重復運用,不發生二次污染,
活性炭中酸可溶鐵的質量分數:
酸溶鐵是指在規則條件下,活性炭中酸可溶鐵的質量分數。辦法是通過先測定活性炭的總鐵含量,再將這一活性炭磨細、酸洗,再測酸洗后的活性炭的鐵含量,兩者之間的差值即為該活性炭電酸溶鐵的含量。
測定過程如下:先測酸洗前活性炭中的含鐵量:按國標測定活性炭的灰分,搜集灰于一個ioomL的小燒杯中,用蒸餾水沖洗灰皿,將灰悉數沖入燒杯中;參加37%的鹽酸25mL,溫火煮沸5m正n,稍冷過濾于lOOmL 容量瓶中,取濾液10mL 于50mL容量瓶中,參加乙酸-乙酸鈉緩沖溶液5mL,鹽酸輕胺溶液2. 5mL,1,lo- 菲鑼琳溶液lmL,用蒸餾水稀釋到標線,搖勻,放置10min呈色彩反響,用分光光度計在波長510nm處測定吸光度。
規范曲線的制作:汲取O.Olmg/mL的鐵規范溶液0.、2. 0mL、 4. 0mL、6. 0mL, 8.0mL于5只50mL的容量瓶中,參加乙酸-乙酸鈉緩沖溶液5mL,鹽酸烴胺溶液2.5mL,1,lo-菲哆琳溶液lmL,用蒸餾水稀釋到標線,搖勻,放置lOmin 呈色彩反響,用分光光度計在波長510nm處測定吸光度。以鐵規范溶液的運用量 (mL) 為橫坐標,以吸光度另縱坐標制作規范曲線。
再測酸洗后活性炭中的含鐵量,“取約iog的活性炭,用制樣機將活性炭磨細到45μm,將磨細的活性炭倒入250mL 的錐形瓶中,參加l00mL 蒸餾水,25mL 濃鹽酸,溫火煮沸5min,取下錐形瓶并馬上抽濾別離出活性炭,用蒸餾水淋洗2~3 次。將活性炭連同濾紙轉移到外表皿中,放入電熱恒溫燥器中(15o士10)℃恒溫干燥3h,”放入干燥器中冷卻到室溫。再測定酸洗后活性炭的灰分。此后的操作按前面測定酸洗前活性炭的鐵含量的辦法過程所述進行。
活性炭的酚值的檢測辦法:
活性炭的酚值的檢測辦法刊登在美國自來水工程協會 (AWWA/ANSI)粒狀和粉狀活性炭規范的附錄中,僅供參閱運用。該辦法對酚值的定義為便規范酚濃度由200mg/L降至20mg/L所需的活性炭濃度 (g/L)。
測定過程大致如下:首要配制酚濃度為'(200mg/L) 的實驗溶液。然后在準備好的四個500mL 的三角燒瓶平分別稱0. 4g. 0. 5g, 0. 6g. 0. 7g 經磨碎的活性炭樣品,假設按這四個質量不能給出所要求的酚吸附規模,則需調整稱量的活性炭的質量再從頭測試。用移液管前每只三角燒瓶中參加200mL濃度為200mg/L 的酚實驗溶液,用橡皮蓋蓋好后置于振蕩器上,震蕩3om;n后過濾。按要求配制酚的作業曲線:用10mm的石英皿在270μm波長下測定裝備好的分別含有20mg/L, 40mg/L. 60mg/L. 80mg/L.100mg/L 和120mg/L 酚的規范溶液,讀取它們的吸光度值,制作酚濃度 (mg/L)對吸光度的酚的規范作業曲線。按相同的辦法測定通過活性炭處理的四個濾液的吸光度,并從酚的規范作業曲線上找出每個濾液的酚的殘留濃度。用余液濃度的百分數 (%)為橫坐標,單位質量喲炭 (g/L)吸附酚的百分數為縱坐標,在雙對數坐標紙上制作吸附等溫線找出余液濃度10%時對應的單位質量活性炭對酚吸附量的百分數。